Digu

隱約雷鳴,陰霾天空,但盼風雨來,能留你在此。 隱約雷鳴,陰霾天空,即使天無雨,我亦留此地。

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

2007_0106-0107_浸水營古道+阿朗壹古道 [浸水營古道篇]

浸水營+阿朗壹古道航跡檔:http://www.keepon.com.tw/UploadFile/Article/2007/2/{9901A16A-28F1-422F-A785-93384DED7D7D}.gdb

浸水營古道簡介:

  「浸水營古道」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,穿越過中央山脈稜線後,東止於台東縣大武,古道全長47公里,海拔最高處為1300公尺,原是台灣眾多橫越中央山脈古道中,使用率最高的一條古道。沿線區內有三大保護區:「浸水營闊葉樹林保護區」、「大武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」及「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」,極具植物地理學內涵與研究價值,非常適合生態及深度之旅。

  清道光年間,台灣西部平埔族利用這條路徑,集體移民到東部後山的埤南一帶,當時這種情形並未引起清廷注意;直到清同治年間「牡丹(社)事件」爆發後,清廷為開山撫番以鞏固後山防務,開鑿幾條通到後山的越嶺道,並於清光緒八年(1882年)正式拓修平埔族的移民道路。這條官路全長八十二華里,清代地方志稱為「三條崙道」,因古道起點附近有三條崙石頭營而得名。

  「三條崙道」被拓修後,原由舊鳳山縣南行至恆春,再由恆春沿牡丹灣海岸北上台東的道路,被替代而成為僻道;直到清末,三條崙道仍為唯一可通往後山之路。日治時期,日軍八次改修三條崙道為理蕃道路,並將此古道改名為「浸水營越嶺道」,仍為當時台灣重要的東西越嶺道路。胡適博士的父親胡鐵花擔任清朝台東知州時,曾帶胡適走過,而古道在消失荒煙蔓草五十年之後,今日終於重見天日。

  「浸水營古道」自昭和年間至今,因人跡罕至及自然侵蝕,幾乎被掩沒在南部熱帶闊葉林中。直到為台灣光復後整軍經武,先是海軍陸戰隊利用此道行軍以訓練隊員,加上在大樹林山頂興建軍事基地,命名為大漢山基地,並為軍車行駛方便,才將大漢山基地以西至水底寮段拓寬,全長二十八公里,海拔一千六百八十八公尺。大漢林道十一公里處,是從舊力里部落遷建,這裡仍有數戶原住民耕作,房舍保存良好,從十六公里處起路邊有一片台灣土產楓春樹,廿公里處起,則有樹已成栱的台灣杉,樹齡約有五十年。廿二公里處有階梯可以下到山谷,此處瀑布終年不息,但從路邊到河床,要走三千多個階梯。廿三公里的岔路,往上是到海拔一千六百八十八公尺的大漢山營區,往東而去,則是往浸水營古道。

  浸水營古道登山口(H1450m),在大漢林道23.5k處,開始徒步而行,這裡是古道的最高點,整條古道由西向東至茶茶牙頓溪姑仔崙吊橋(H150m),完全是下坡路,全程約20公里,落差達1300公尺。

參與人員:假日登山隊一行共35人。

造訪的山:

⊙古里巴保山:H1013m,森林三角點,又稱古里巴保諾山。
⊙出水坡山:H653m,2- 1196號與內補079號各一。

行程記錄:

0653 大漢林道23.5K大樹林停車處起登
*凌晨0420兩台中巴才抵登山口,小休後才出發。
*本來想獨行先爬姑仔崙山,但重感冒未好,又想到爬山那麼急是為了什麼?難得來到浸水營古道,還是好好沐浴在古道中吧!還有...於是決定不爬姑仔崙山,跟大隊伍慢慢走了。姑仔崙山改日再跟大漢林道上諸山一起爬吧!

0655 走沒兩步,發現北邊透空處美麗的一座山探頭,可能是石可見山吧!隨即又看見南大武山,超美!
是石可見山吧?

是南大武山吧?隱藏在雲裡的可能是北大武山:

回望大漢山軍事基地與明月:

這是被剷平的吧?

後方平平的山頂是?@@

近觀:

陽光‧古道:


0746 洲廳界
*標高1437公尺,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從台東廳啟行巡視浸水營古道時,高雄州知事及各級官員都在此迎接。此地終年雲霧深鎖,年雨量高達5200m,又因地勢平緩易積水,是浸水營得名的由來。

0755 姑子崙山登山口
*左小徑往姑子崙山,取右下坡往出水坡
古道路:

0806 浸水營盤、浸水營駐在所遺址
*標高1280公尺,清光緒8年屯營,屯兵30人,原稱大樹林營,光緒20年改稱浸水營,明治34年日本人設浸水營駐在所,大正3年浸水營事件,日警、眷屬被殺,駐在所燒燬,昭和11年撤廢,遺址還有石砌駁坎、圍牆等。
圍牆:

房舍地基:

續行古道路:

古道邊的駁坎:

古道路好走:

0905 古里巴保山岔路口
*左往古里巴保山,重裝前往。(因為看資料說可以從三角點處切回古道,但此行前往,並無看到明顯路徑,所以重裝來回)

0910 出發往古里巴保山,一路下坡。

0928 抵古里巴保山森林三角點,無展望!拍照後返程。

0935 回程,一路上坡

1001 返回叉路口,續行古道。

1051 清代出水坡營盤、出水坡駐在所遺址,因此地地大又平緩,決定在此午餐。飯後參觀遺址。
*光緒8年設出水坡營,屯兵30人,分3隊。大正8年新設出水坡駐在所於清營盤址上,大正15年遷移至原址西方約400公尺,昭和20年撤除,遺址分兩個大區塊,有水泥屋基2棟,升旗台,神社營址等。
*指示牌指左上小丘是「古里巴保諾駐在所」、「新出水坡駐在所」、「出水坡神社」,因重感冒,很厭煩,不想多走路,遂沒上去,但來回很快,不用10分鐘。
石砌圍牆駁坎:

升旗台與酒瓶:

水泥地基?

非常壯觀:

1142 續行古道

1213 出水坡山叉路口,取右一分鐘可到二等三角點處,右後方尚有一顆補點,也是一分鐘可到,大家輪流拍照。

1224 續行古道
*此後古道路變乾燥,聽說這正是出水坡的來由,過此之後,水氣就少了。

1246 木炭窯
*約民國50年代建造,目前已難見此種古早建築物,反應老一輩的生活方式,圓形炭窯直徑4.8公尺,壁高2.1公尺,壁厚0.8公尺,留有窯門。
*印象中在霞喀羅古道與八仙山都有此木炭窯。
過橋的眾人:

1311 新姑仔崙駐在所
*大正12年遷建於稜線上現址,同時將姑仔崙舊社部分居民遷移至駐在所下方,稱為新姑仔崙社。駐在所的水泥屋基、石階、駁坎還很清晰,但部落的木造茅草屋舍遺跡難尋,左方約50公尺處為教育所。
過另一座橋(左起承鐘、張郎、曉玲、阿捷、藝華):

朱:

殞命的紫斑蝶:

1343 清代溪底營盤遺址
*清光緒10年設溪底營盤,屯兵30人。大正5年日人設姑仔崙駐在所於此地,12年遷至稜線上方,民國57年,林務局設苗圃與招待所。
廢水泥塊:

古道旁植的檸檬鞍樹,樹幹筆直,樹皮光滑:

1350 姑仔崙吊橋遺址,遇到某大學學生在此做古道問卷調查。遺址下方是新建的姑仔崙吊橋
*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,是浸水營越嶺古道重要通道,最早架設於大正6年,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設於清代溪底營盤上,稱為姑仔崙鐵線橋,大正7、8年兩度被颱風吹襲損壞,現在吊橋遺址是大正15年以1250日圓重建,時隔70餘年,僅剩如此。
吊橋遺址:

俯瞰新吊橋:

1359 續行古道,過吊橋
過吊橋:

橋下奔流的茶茶牙頓溪:

  沒有車子接駁,步行踢到加羅板部落...
看看樹,走吧!

1506 走出馬路了,旁為加羅板大橋!浸水營古道行...終於走一回。
想不到難逃螞蝗毒手:

  走完浸水營古道後,本欲前往金龍湖遊憩區紮營,有水有電有廁所,但後來承鐘找到位於台9線上舊大武國小廢棄校舍,也是有水有電有廁所,且更適合大隊人馬紮營,於是中巴掉頭開往。
金龍湖遊憩區:


1618 抵舊大武國小校舍,搭帳棚以及準備晚餐
*感謝所有準備晚餐的隊友,讓我們有豐盛的6菜1湯 + 紅豆湯圓,還有帶酒的隊員,呵呵,享受,謝謝!

參考資料:

㊣ 浸水營國家步道(95.3.11)

浸水營古道-今山古道&深度尋根

2005_0130_【浸水營古道】順訪大武國家森林步道

2006_1229_中央山脈越嶺古道之「南路」–浸水營古道 歷史、人文遺跡豐富

2007_0106_屏東浸水營古道+台東阿朗壹古道 _露營暨泡湯spa樂~

17 則留言:

  1. 嗯!
    (嗯啥?不知為何看完就很想說嗯...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這樣我不知道該回答啥?~"~
    可能我只是據實寫出,並把一些解說寫出來而已吧...
    比較適合當參考資料 = ="

    這兩個古道,我是拖著感冒渾渾噩噩走出來的,感情投入的其實不多>"<

    回覆刪除
  3. 「感情投入的不多」XD這個有好笑到
    我對浸水營,可是期待的不得了
    那裡一定超適合我走的
    所以聽你們說還好
    讓我很意外說...

    回覆刪除
  4. 你去應該會有不同的收穫
    所以還是安排一趟去看看吧~^^
    浸水營古道素以螞蝗出名
    所以切記 最好是冬天去
    才不會有螞蝗~

    回覆刪除
  5. ㄝ...
    終於PO了這篇..感覺這篇已經脫稿了很久了= =+

    "螞蝗" 話說有螞蝗的地方,好像不會有"我"的出現XDDDD

    回覆刪除
  6. 之前在泰倫斯家也看過浸水營...還覺得很不錯的樣子哩@@

    回覆刪除
  7. to 大興:
    是阿~~脫粉久@@
    不過還是粉努力的把它寫出來了^^"

    可是很多地方都有螞蝗
    想躲也躲不了吧?~"~

    to 淑玲:
    我沒說不好ㄚXD
    有機會可以走走阿~~
    而且又是南部~
    妳們可是很方便的!
    P.S 比霞喀羅輕鬆喔!^^

    回覆刪除
  8. 請問LeoN兄~
    你們住宿的台9線上廢棄舊大武國小校舍
    指的就是上河地圖上 台九線往南過大武橋後 左側的大武國小嗎?
    原來她已經廢校囉!? 那大武不就沒有國小了???

    過年打算按圖索驥 去走一遭~
    先謝謝你的紀錄提供參考!!


    回覆刪除
  9. 更正 上面的留言
    >>過大武橋後 "右"側的大武國小

    剛直接去大武國小的網站查詢~ 已經知道新址所在
    所以確定地圖上標示的是舊址了~

    thanks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HELLO 小武 你好~~^^"

    資料希望對你們有幫助
    預祝順利成功

    我們春節預計走南一段
    剛好有參考您的「關南仙境‧南一段」那篇紀錄喔!
    理當是個...關南仙境吧~^^"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您好
    我是台南社大登山社
    我們下個月底正好也要辦二這條古道
    請問遊覽車進的去嗎?
    另外
    想要轉貼您文章上對這二條古道的介妱可以嗎
    我會說明出處

    謝謝

    cherry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HI~你好:
    遊覽車要很願意開、配合度很高才會開上浸水營古道登山口
    我們上次這樣安排,司機大哥並不是很高興
    所以您要事先跟司機說清楚確認一下。
    (我們是租豪華中巴兩台)

    浸水營東段出口
    我們是踢到大馬路出去,約多踢1HR路
    到大馬路遊覽車就沒問題了!

    阿朗壹古道的話
    南田入口,遊覽車能開多少就開多少,
    後段是土石路,遊覽車應該是不願意開才對
    我們是幾乎開到底了,如果走路應該也得多費時1HR
    旭海入口的話,中巴、遊覽車停在旭海大草原前的停車場無虞!

    至於介紹方面請逕行使用沒關係,是我的榮幸^^
    (不過因為我也是網路四處找資料剪剪貼貼來的,您要先確定您沒有營利行為喔!)

    最後預祝妳們古道遊愉快順利!^^

    (請問台南社大登山社有網站可以參觀嗎?)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大漢山基地營跟陽光的照片真不錯,
    我上回去的時候,只有在水底寮看到陽光,
    在營盤扎營那天還接雨水喝到飽,
    真是名符其實的「浸水營」哪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謝謝!^^"
    哇~~想必被雨淋得滿慘的~><

    最近又有朋友這週末要去,希望他們有陽光加持^^"

    回覆刪除
  15. 路過來給你加油!

    回覆刪除
  16. 走過十幾次浸水營古道,從來沒碰過像你們這次這樣晴朗的好天氣,所以,也沒拍到清晰的大漢
    山雷達站。沒錯,原名大樹林山的大漢山被剷除24公尺,所以才有那樣的平台。
    明年,我將出版"浸水營古道 穿越時空之旅",希望能用到你的雷達站照片。
    如果同意的話請與我聯絡,將有照片使用費以及新書相贈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7. 楊老師您好~~

    很樂意也很開心照片用得上,
    寫mail跟您連絡:)

    P.S: 新書可以有老師的簽名嗎?謝謝^^"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