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論有無穿著黑色衣物,只要不幸遇上群出發狂的攻擊蜂,恐怕都很難倖免挨針。但是謹記不穿黑色衣物,在遭受圍攻的急難時刻,一定可以減少被螫的次數。尤其為了避免頭部挨針,時時戴帽是最佳的防護。
虎頭蜂築巢,通常會選擇避免常受騷動的位置,就算是以屋簷、橫樑、冷氣窗檯等人工建築地點築巢,不要刻意去震動、摘除,危險性都不算高。附圖是咱們都市、校園中最常見的黃腰虎頭蜂,只因為牠們築巢習慣和人們關係最密切,反而成為台灣最常螫人的虎頭蜂。由於牠們的巢不大,平時的攻擊性偏低,連群出攻擊敵害的蜂群數量也不多,因此以往從未有螫死人的紀錄。直到2011年,才發生一起小朋友開啟空屋窗戶,破壞了黏在玻璃上蜂巢後,導致蜂群趁隙飛入室內螫死一歲女嬰的不幸。(該女嬰被螫了十多針,對成年人未必會致命,對一歲女嬰而言,毒性就太強了。)⋯⋯
我想大家都清楚,騷擾虎頭蜂巢是最危險的行為,可是有很多人從事野外活動,常無意中做出可能招惹牠們的舉動。台灣最危險的虎頭蜂有三種,其中黑腹虎頭蜂與黃腳虎頭蜂常會在喬木樹叢上築巢,在山路、林道上行走,貪玩的小朋友常會撿些石頭朝著山谷下丟去,萬一不幸砸到或震動樹叢上的蜂巢,必定惹出成群攻擊蜂找尋復仇的目標,平時沒見過的人類,當然就是圍攻的對象。還有,在林間行走時,任意攀拉垂降的粗大樹藤,也很可能驚動樹叢上的蜂巢。
另一種台灣大虎頭蜂習慣築巢在地底,尤其偏好芒草叢地面下,或是鬆軟的緩坡邊,對山區農民、割草工人有較高的危險性,除了人以外,還有螫死過水牛的紀錄。不過牠們築巢的位置,也都會盡量避開人獸常活動的處所,只要避開沒有路跡的荒草叢,觸動蜂巢的機會就很低。
這回的結論,不丟石塊、不拉樹藤、不走路跡不明的草叢,是戶外活動避免發生蜂螫意外的三大守則。(待續)
發佈者:張永仁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