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是什麼吸引我一直爬山、一直旅行、一直走向未曾到過的地方?是為了目睹那剎那的美麗呀~
*若你呼喚山,而山不來,你便應向它走去;我往山裡去,應知山裡事!
*山裡總有著濃濃人情味,我們不會在馬路上跟陌生人打招呼,卻總在山路上跟不認識的山友噓寒問暖,在山裡人與人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。
*一流的環境需要一流的登山客,高山很美,希望上山的人心也能這麼美。
*本台無線電頻道:145.830,CTCSS:77.0。
*大興瓦斯公式:天數*人數除於6。
*一杯米約160g = 1人的早晚餐份量(混和男女)-改150g好了
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
【轉貼】我們的島─天使之淚
剛從嘉明湖下山,嘉明湖依舊光輝耀眼,磅薄的日出雲海令人難以忘懷...
但"遊客"絡繹不絕,"商業"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,有些憂喜參半,喜的是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美麗,憂的是那人潮的沉重是否是嘉明湖所能承受的重?
剛好看到公共電視的介紹,如果可以,是否嘉明湖可以控管上山人數?但願嘉明湖長久...
P.S:文中提及「在2005年10月8日,嘉明湖山區曾經出現單日有427人上山的紀錄。」此日子我跟阿福"不幸"也是其中的一員...詳見:2005_1008~1009_向陽山單攻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pts.org.tw/php/html/island/index.php?XPAGE=CONTENT&XPAENO=444&XPBENO=1052#x
製作緣由:
群山環抱下,它像是天使滴落在人間的一滴淚珠。中央山脈深處的嘉明湖,寶石般的美麗,吸引許多人上山,然而,這也是災難的開始…
節目內容:
沿山徑向上,台東林管處的技正王專吉,帶領我們一步步接近嘉明湖。他每個月要上山一趟,檢視步道狀況。
近年來,林務局推動國家步道系統,應用森林環境來推動生態觀光。通往嘉明湖的步道,就屬於向陽國家步道的延伸。
大部分的登山客來自登山社團、學生團體、或是個人自組隊。另外,還有旅行社包團前往,標榜輕鬆上山,參加的人只要輕裝,公糧與睡袋等過夜物品,都由挑夫負責,於是,登山活動原有的體能門檻瓦解了。當商業氣息飄向高山,許多不熟悉山的人,也上了山。2006年由於向陽山屋開放使用,當年的入山人數增加到2005年的兩倍,今年,光是一月至九月,就已經有五千多人入山。
登山客入山,每一個腳步都帶來衝擊。接近稜線的步道,由於登山客踩踏導致植物死亡,土壤裸露,下雨引發土壤流失,日積月累,出現了溝槽化現象。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教授劉吉川表示,溝槽化進一步的發展,遊客不喜歡走在溝槽化的步道上,兩旁會再走出兩條步道,導致裸露的區域擴大,再度引發溝蝕效應,遇上激烈天候,邊緣地帶隨時都可能發生崩塌。基於安全考量,希望山友能走在整建好的步道上。
除了地貌改變,純淨的大地,也因為人類到來而變了顏色。五花八門的垃圾,一直是難解的習題。台東林管處技正王專吉指出,遊客休息聊天,常會任意丟棄不易分解的垃圾。
高山垃圾究竟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?透過湖水與土壤,我們聽見大地悲鳴。東華大學環政所的副教授蘇銘千,針對嘉明湖的水質以及周圍土壤作了三次的檢測,發現這裡已經有重金屬污染。
重金屬從哪裡來?除了遊客丟棄的廢電池,來自工業區的污染,也可能透過空氣的長程傳輸,產生影響。在自然界,除了汞可以蒸發,其他的重金屬會持續累積。這些當地原本沒有的物質,帶來負面效應,長期來看,對數量稀少的生物,可能有滅絕的危險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連續假期湧入的人潮。在2005年10月8日,嘉明湖山區曾經出現單日有427人上山的紀錄。扣除兩個山屋能夠容納的160人,那時有267人露營,對高山來說,這是個沉重的數字。排遺是當中的一大問題。雖然,山區的動物本身也會產生排遺,但是牠們不會在同一時間群聚在同一地點,過度集中的排遺會讓大地消化不良。如果必須在湖畔露營,最好能以挖洞掩埋的方式,處理自己的排遺。
讓人傷腦筋的排遺問題,在水源充裕的向陽山屋,可以建置水沖式的廁所。水源不足的嘉明湖避難小屋,則建置了乾式的生態廁所。但是,這個生態廁所由於山友使用不當,將廚餘、塑膠包裝或瓶瓶罐罐丟入,已經陷入停擺。
林務局動用了2100萬的經費來讓這條步道更安全好走。建置了向陽山屋、也整建原有的嘉明湖避難小屋,兩個山屋加起來可以容納160人,卻也連帶的吸引更多人上山,帶來髒亂。林務局每年得花100萬元的經費,來維護步道沿線的清潔。
面對嘉明湖日益嚴重的遊憩壓力,管理單位需要一些新的做法。東華大學教授劉吉川建議,對於某些季節,或是週末遊客使用量的限制,是有必要的;進入步道之前,也必須要做遊客的教育。
宣洩都會生活的壓力,自然環境是重要的舞台。高山的空靈寧靜,有淨化人心的力量。漾著藍的嘉明湖,像是靈魂與大地的銜接點,人們無權玷汙它的聖潔。它的美,會不會因為越來越多人接近而漸漸褪色?答案在管理單位與登山客的態度裡。
採訪側記:
第一次前往嘉明湖時,向陽山屋還是個工寮,水源旁充滿點點白花,那是山友上完廁所的痕跡…這回再上山,向陽山屋周圍的環境已經乾淨多了,但是仍有零星的垃圾。一流的環境需要一流的登山客,高山很美,希望上山的人心也能這麼美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所以我真的已經有點不忍再去嘉明湖了
回覆刪除我想要他還是我記憶中的那個樣子 >"<
Sorry 一開始就給那麼沉重的開始...
回覆刪除不知道該怎麼說
因為我還是要去
或許可以一年一年紀錄她的變化吧?
或許可以想想下次再去可以為她做什麼?
嗯...食物簡單些、裝備輕量些、體力加強些...
這樣或許會有能力可以幫忙帶回更多垃圾...
可不可以就讓我們明年來嘉明湖"淨湖"
或許能做的有限,但心意無限!
期盼大家的參與!
我真的很難想像
回覆刪除有人會在嘉明湖丟棄廢電池...
真的很難想像...
回覆刪除這次去到湖畔
有發現大的黑色垃圾袋
不太敢去翻看那是什麼
但答案應該很明顯
當時沒有勇氣想辦法把它帶下山><
也希望那邊的高山嚮導、挑夫
能有更多的智慧去思考"永續經營"
如果想要以嘉明湖維生
應該要更善待這邊的環境才對!!!!!
的確粉沉重>"<
回覆刪除你說的沒錯 既然我們愛嘉明湖 可以想想能為她做些什麼事
"淨湖"真是太有意義了
明年,後年,大後年...我們每年都去^^
"食物簡單些、裝備輕量些、體力加強些...
這樣或許會有能力可以幫忙帶回更多垃圾..."
我會好好加油!!
或許再培養一些勇氣~~"道德勸說"^^
有阿~
回覆刪除這次你有做到了
做到幫我撿兩個鐵罐等等放到我的垃圾袋裡面
讓我背下山,真有你的XD
別醬子說嘛^^"
回覆刪除倫家本來真的要自己背下山的
只是你搶著要背 我也就...不客氣嚕XD
明年我一定自己背一袋!!
是ㄏㄡ?
回覆刪除下次我會含蓄一點 XD
該不會以後嘉明湖變成像家裡的附近的死水塘吧!!
回覆刪除我不要~~
那你要鍛鍊自己
回覆刪除一起上山淨湖呀~:D
原來我跟leon是那427人其中之一阿... >_<
回覆刪除突然覺得心情沉重了起來
原來自己的造訪,讓這個美麗的湖泊的負擔變重了..
我已經跟fanny 說好了,我的65+10L的背包要給他,
自己買個75+10L的...多出來的空間背垃圾!! ^^
希望每個人的一點點小改變,讓整個環境變的不一樣
不過溝槽化的現象要怎麼改阿?? 記得某條登頂的山路,溝已經深到人的胸部那麼高了
難道要興建木頭棧道? 各國家公園管理處會願意動用經費來改善嗎?
想到這些就很沉重阿..下回走在山路上,我要把腳步放輕一點 or 稍微減重一點
讓這片土地的衝擊再減少一點 QQ
所以既然我們還是想去親近她
回覆刪除那就想辦法分擔她的痛苦吧~^^
好呀~歡迎帶75+10L加入淨湖團^^
我覺得溝槽化的現象最省經費的作法
就是"管制上山人數"
嘉明湖有那需要加入人數的控管>_<
這樣就可減輕負擔了
可惜,林管處應該不會這樣認為...
(嘉明湖不在生態保護區內...)
嘉明湖...是我的夢想之一呀
回覆刪除沒想到他的美也變成了傷害他的來源
大家都想去看卻不懂得好好愛護...
是呀!
回覆刪除感到很無奈>_<
不過我想到一個不錯的方法了
明年要再去時,再提出來 :D
一、登山路徑溝槽化,在很多地方可以見到,印像比較深的是這次向陽山屋到上稜線之間的斜
回覆刪除坡,以及登關山後段短箭竹林,其深度均可用公尺為單位來計算,個人認為傷害已經造成,除
了建棧道或限制登山人數外,要恢復原樣,真的很難!而且地質也有關係。
二、淨山淨湖,很好的概念,我們常登山,也許應由我們做起,個人意思是說不管登那座山,
除了我們自已不丟垃圾不遺留物品在山上外,該為自已設定個目標,例如每次登山強迫自已帶
一或二公斤的人造廢棄物下山。以前常認為自已不丟就可以了,但是最近個人覺得,總是會有
人有意、無意遺留東西下來。下山,一/二公斤也不是太大的負擔,不知大家的意見如何?
以合歡山來說,
回覆刪除會有封閉步道,休養生息的作法
比如東峰&主峰
只是,他們都不像嘉明湖那麼嚴重
或許封閉現行嘉明湖路線
只許走"傳統路線"
應該也可以"均衡一下"XD
不過相信不可能這麼做
畢竟他們花了錢蓋了山屋...Orz
帶垃圾很好阿~
可以試著開始做^^
好美的照片.每次想到重裝要2.5小時就腿軟.沒想到現在快變成菜市場..
回覆刪除我該找機會去看看了
真的很美唷~
回覆刪除可以的話,一定至少要去一次
加油加油~~^^
以這四次到訪嘉明湖來說
回覆刪除感覺他已經越來越乾淨了
還記得上次環湖一週,就撿了17樣垃圾
這次不知是湖水太滿還是大家公德心變好,只撿了三樣
不過觀光團離去後,所待位子一定會有新垃圾的情況倒是沒啥改變
也許沒能向阿亮那樣專程去清垃圾
不過如能沿路邊走邊撿,倒也不失功德一件
隨手做環保,心情會更好~
那是不敢去看那個大黑色垃圾袋嘞
回覆刪除有點恐怖@@
不過,多撿多健康摟~
希望他越來越美麗^^